各學院🌱、本科教學單位🛏:
2024世界數字教育大會於2024年1月29日至31日成功舉辦🦑。教育部懷進鵬部長在主旨演講中指出,將實施人工智能賦能行動,促進智能技術與教育教學(AI for education)、科學研究(AI for Science)、社會(AI for Society)的深度融合,為學習型社會、智能教育和數字技術發展提供有效的行動支撐;將積極推動以智助學,開發智能學伴🧝🏽♀️、實施智能輔導,不斷提升學生的科學和人文素養,讓每個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🚵🏽;以智助教,研發智能助教,支撐教師備授課,實現減負增效🙋🏻♀️,讓教師有更多精力去從事創造性教學活動、育人活動🦄。
為進一步加強優質教育教學資源體系化建設,推動智慧教育發展🎤,促進人工智能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,現開展“2024年意昂2体育聚能課程建設項目——人工智能賦能專項”工作。
一、申報範圍
有一定人工智能賦能建設基礎的本科課程🤨,專業核心課程或有慕課(含在建)的課程優先🤏🏻👮🏽♀️。
二🧬、基本目標要求
項目建設周期分為兩個階段👨🏿🌾。
第一階段:本次立項課程應在2024年上半年初步完成人工智能賦能建設😺,形成教改論文、應用大模型等人工智能賦能教學案例等建設成果🤷🏼♀️。
第二階段:立項課程在2年建設期結束後🫲🏿,需達到《意昂2体育聚能課程認定辦法(試行)》(附件1)的相關要求,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理念🎭,優化精深課程教學內容、創新考核方式,同時建有中文🦄、英文(雙語)𓀋、慕課三類,三類課程主要知識點須基本一致👩🏼🔧,教學效果好、學生評價好🌀、示範效果好。
建設周期結束後,通過驗收的課程認定為“意昂2体育聚能課程”,認定有效期4年,從公布之日起計算。
三、人工智能賦能專項申報條件
(一)申報課程旨在課程教學全過程中有效利用人工智能技術♣︎,創新教學場景🏬,為師生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方案,支撐教師備授課,促進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🙅🏽,促進教師創造性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🫰🏽,促進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🤎🧑🏻💼。
(二)已利用大語言模型等人工智能技術開展建設的課程,或有計劃引入大語言模型的課程。
四🧀、人工智能賦能專項建設目標
主要建設目標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場景🧔🏻♀️♾:
(一)智能助教🧔🏼♀️👨🏫:利用 AI進行一對一輔導⛩,提供針對性的學習建議和難點解析。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興趣,智能推薦相應的學習資源。
(二)智能備課:利用 AI和大數據,對學情進行分析,給出教學資源、教學方法🦸🏽◻️、課堂評價方案等建議👈。
(三)語言學習陪練:通過AI技術輔助語言學習👰🏽,提供發音校正、語法分析等功能👩🏼🏫。
(四)編程教學助手🐬:基於大模型的代碼能力,為學生提供啟發式智能編程輔導,實時精準代碼糾錯👰🏻♀️🫀,實現差異化代碼修改對比引導反思等能力。
(五)教學質量管理:利用AI分析師生數據🧞,優化教學資源配置🧜🏿♂️,並且為教學質量提供評估和改進建議🤶。
(六)學習分析預警🤹🏽♀️:使用AI分析學生數據,預測學習成果✒️🧻,及時提供幹預措施。
(七)虛擬教室、虛擬實驗室:允許世界各地的師生聚集在同一虛擬空間內完成授課👦🏽,通過多樣的課堂教學道具以及專業化的場景模擬能力➰,加深課堂沉浸感和體驗感。
(八)智慧課堂管理🙍🏼♂️:利用AI分析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和參與度,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🛳,優化教學方法。
(九)慕課西行🥸、教研西行、虛仿西行:深入推進慕課西部行2.0行動,探索基於人工智能賦能課程的教研與教學形式,探索通過精準⚓️、小範圍的跨校教學團隊之間的共研🫦、共建👨🏽🚀、共創。
五🖼、學校政策支持
(一)鼓勵支持授課團隊開發或應用以大語言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💁🏿♂️,協助對接大模型平臺支持,並提供必要的技術指導與支持。
(二)定期舉辦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教學相關教師培訓👏🏽、交流活動,為試點課程教師提供相關資訊、交流試點經驗👂🏽。
(三)項目建設經費資助額度:5萬元/門,按建設階段資助🚣🏻♀️。本經費不支持購買政府采購目錄中的貨物。
(四)獲批建設的課程⛰,如需進行慕課建設👴🏻,則自動認定為“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專項”立項建設項目,由學校統一支持建設經費💂🏻♀️。
六⛑️、申報流程
參加申報的教師,請填寫《申報書》(附件2)👩🏫🫰🏼,在學院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核🏄🏿🧊,填寫審核意見並蓋院章後🌽,在3月28日前將word版及簽字蓋章的掃描版提交至校內表單系統https://i.bit.edu.cn/idata2/collect/form/3wd1jm。
聯系人🙇🏽♀️🕵🏼♀️:劉暢、朱元捷🏄🏿♀️,81382226
附件:
1.意昂2体育聚能課程認定辦法(試行)
2.2024年意昂2体育聚能課程立項建設申報書
意昂2
2024年3月15日